牧師「娘」

「吳明師母的異想世界」專欄:第二十四想
作者
尹隱

牧師的太太,有人叫師母,也有人用台語直翻國語叫牧師娘。最近發現,做一個牧師娘,有時候我還真會有一股想作牧師的「娘」的衝動。


身為「娘」,多多少少會在大事小事上叮嚀提醒,幫孩子安排生活細節。有時候還會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被大家認同,偶爾替孩子們作一些宣傳,甚至製造機會讓他們表現。


那天正準備離開教會的停車場時,一位弟兄遠遠跑來叫住我們:「牧師,下個月某某傳道的婚禮請你證婚這件事情,不要忘記囉!」接下來他說:「也請牧師為我們禱告,因為我們正在籌備替他們剪輯一個記錄他們相識相戀過程的短片,但是不容易作,有很多採訪要剪輯,時間又有點緊迫了。」


我這位站在牧師身旁的牧師「娘」,看見牧師對這位充滿熱忱的弟兄,竟然只抱以一個微笑點頭說「你們真是辛苦了」。心想,人家說了這麼多,敘述了他們的努力,還在大熱天跑過大半個停車場來跟你報告籌備進度,身為牧師,難道不用多說幾句表示熱情嗎?況且,明明自己也有做影片經驗,為什麼不主動告訴這位弟兄說你可以幫忙?甚至可以的話,也可以跟這個弟兄說,「如果遇到什麼技術性困難我們可以一起討論」之類的話呢?這樣說不是能讓這位弟兄覺得很溫暖嗎?


心理估量後,我就不自覺的也管起了這件事,就在旁邊補充了兩句:「其實牧師也很會剪接影片喔!」看著這位會友一臉驚訝的表情,我更是熱情的說:「牧師作影片,做得又快效果又好!如果真的來不及的話,牧師也可以幫忙的。」


果然在婚禮的前幾天,這位會友慌慌張張的打了一通電話給牧師,說:「牧師,怎麼辦,我們的短片真的做不出來,要開天窗了。我記得那天師母說過,牧師作得又快又好,而且可以幫忙。現在我們真的需要牧師幫忙了!」


不巧的是,那幾天老公正好有許多的事工與講道需要準備;他的時間表裡,根本沒辦法再排出一段空檔來幫忙這個會友製作影片。而我事後才知道,製作影片其實是個費時費力的工作,更何況是這種加入多人訪問的婚禮影片。


為了替老公營造一個「溫暖又樂於助人」的牧師形象,我這個牧師「娘」卻迫使我老公在極端忙碌的狀況之下,不得不答應這個會友臨時的請求。老公半責備半可憐的對我說:「你看,現在事情真的來了」。我卻還傻傻的回說:「那你就跟他說那天是師母不了解,脫口而出的,其實你不是這麼擅長作影片,現在也沒時間……反正就把責任都推給我就好了啊!」老公說:「對很多會友而言,師母講的話,就如同牧師所講出來的一樣。師母一口攬下的事情,就好像是牧師已經答應了的事情一樣。牧師又如何能出爾反爾呢?一般人根本不會去區分『那個只是師母說的,不是牧師說的』」。


結果,老公只能一肩扛下了我無意間替他所攬下的責任,連續熬了好幾個夜,才終於把所有的事情都完成了。


很多媽媽可能只是一時衝動,就會抓住機會推銷自己的孩子,甚至覺得孩子作這些事情應該輕而易舉。但對於孩子而言,實情往往未必如此

。



雖然有不少人依然照著台語的稱呼方式,稱我為牧師娘,台語裡的娘,只是太太的意思罷了,跟「娘」可一點關係都沒有。我想我以後還是得忍住那股作「娘」的衝動,乖乖作個的太太。就算別人沒有看見牧師各式各樣的長處,我想我還是少提意見了,多微笑、安靜的陪伴著就好。


這大概也是作「太太」跟作「娘」之間,最大的差別之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