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基層在教會生活中的需要

基層宣教專刊之八
作者
郭鳴琴編輯。MS修訂。

基層人士信主後,不單在宗教信仰上有了改變,他們生活的每一個環節也將有所變更,例如社交及娛樂生活。這些改變在社會中的「邊緣基層人」之中,尤其明顯。我們所面臨的挑戰是,若這些信主的基層人士不能適應這樣的改變,往往會很容易放棄信仰,返回原先的生活圈子。因此基層教會需要在以下各方面幫助會友:

 

一、經濟方面


基層人常會面對生命的危機,例如工場意外、火災及疾病等。當危險發生時,他們便要用盡自己微薄的積蓄來解決困難,因此教會應設有作為援助用途的慈惠基金,讓會友學習關心一些有經濟困難的人。但慈惠基金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申請的,申請者必須符合特定的申請條件,教會才能給予經濟上的援助。教會有時候亦需介紹或協助有需要的會友,申請國家或社會的公共援助金。

 

二、工作方面


從事色情行業等非正當行業的人信主後,往往意味著需要另尋工作,教會在這方面,當然應該扮演協助他們尋找工作的角色,而各組長則要與各會友緊密聯繫,透過通告與聯繫,讓會友得知在哪裏可以找到工作,及知道哪一位會友正在找尋工作。

 

三、教育方面


教會應該設置免費的補習班、課輔班等等,當基層會友的子女在課業上遇著困難時,讓他們有機會可以得到一些學歷較高的肢體幫忙。

 

四、身體方面


在小組裏應常彼此祝福祈禱、治病。若有需要入院診治,教會也盡可能支援,讓較熟悉相關業務、有經驗的會友,能成為他們辦理各項手續的幫助等。

 

五、居住方面


慈惠組的同工應要儘量協助有居住問題的人,解決居住問題。這是基層時常面臨的挑戰。

 

六、社交方面


基層教會要培養基層會友間的人際關係,按者不同的會友性質,分成不同的小組。小組導師可設計一些活動讓組員參加,滿足他們在社交方面的需要,牧者亦可選擇性的參與這些活動,與會友建立關係。對未信者可以藉著打保齡球、游泳、釣魚或其他活動,向他們進行友誼佈道。

 

七、心靈上的需要


不少基層人士的心靈受過創傷,需要被醫治。故此基層的小組的分享,應該要能真誠開放,組員的生命應高度透明化,犯錯要肯承認,不飲藏。這樣,組員剖白真我時也不會感到威脅或被人輕看,而且能夠「在主愛中彼此建立,竭力傳揚福音」,互相慰問,彼此代求。

 

八、娛樂方面


基層人士對娛樂的感受與中產階級人士截然不同:中產階級喜歡安靜地休息;思想問題,而基層信徒卻視傳福音為一種娛樂。若教會不知道傳福音是他們的娛樂,沒有安排參與的機會,他們便失去這種享受。此外,他們在教會收拾、清潔、疊單張、搬桌椅等,均可視為娛樂,從中獲得滿足感。

 

◎本文摘錄整理自《適合勞苦大眾的教會》;「基層教會生活」,作者:黎振滿;頁339-344;199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