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適基層的教會組織架構

基層宣教專刊之六
作者
郭鳴琴編輯。MS修訂。

基層人士有其獨特的文化及宗教信仰表達形式,所以他們應該有適合自己的教會行政組織模式。基層人士需要堅強、有異象、肯變通的領袖,使他們願意跟隨這些「屬靈老大哥」去成長,他們也需要一些較簡單直接的行政架構和組織,免去太多架床疊屋的行政,並且加強關係上的建立,讓他們可以在架構內受到保護並感到安全。

 

一、基層牧區


若要在傳統教會的行政架構中,開展基層事工,形式可以是團契或特別的福音事工,包括教會外(如:老人院、臨屋區、工廠區等)或教會內(如:興趣小組、生活營、媽媽組)的事工。


可由具有基層工作負擔的同工,帶著一些基層信徒或願意與基層人一同生活的信徒開始,發掘基層人的恩賜,肯定他們的屬靈角色,然後讓這些新掘起的基層領袖進入傳統教會的架構中。這些領袖的出現將會對教會帶來深遠的影響。


這種架構的好處在於能由中央控制,信徒對教會本身將產生較多的歸屬感;但也有些缺點,例如這種架構通常會導致基層信徒階級提升,結果這些事奉基層的人可能反而很快的便會對基層人士失去負擔,致使福音工作進展緩慢。之所以會如此,士因為教會容易在不知不覺間,樹立了一些文化攔阻,叫基層人難於生根,更令基層領袖的產生充滿困難。

 

二、家庭小組模式


這模式的行政架構相當簡單,主要由主任牧師作領導,與同工、長執同心發展教會。長執由有經驗的組長選出,任期為兩至三年。組長是整個教會的重心,需要細心揀選,悉心栽培。各小組每週日晚上聚會一次,主日上午是各組共同參加的「慶典」式崇拜,而崇拜後有組長的訓練,週六晚上可用作見證佈道。整個模式要讓基層人士全情投入,全力參與。組織結構的概況可見下圖:

 

三、「日式百貨公司」模式


一所百貨公司有不同的部門,滿足顧客的不同需要。基本上各部門分兩大類,一類按年齡、性別而分;一類按功能而分。前者分男士、女士、青年及兒童等部門;後者分別為傢俱、家庭用品及電器部等。各部有主管,但都在總經理的管理下運作,都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就是「賺錢」。


基層教會也可採用類似的架構。這種模式的教會需要基層會友達到約三百人,方可運作成功,所以在教會發展初期不適合使用。教會基本上分為兩大類部門,一類是群體牧養部,按不同年齡或群體的背景而劃分,如老人部、上班族部、主婦部、工廠部等;另一類是服事性部門,如敬拜部、行政部等。每一部由一位同工負責,一位執事協助帶領。信徒在這樣的教會組織中,有自己的角色及身份,並可透過參與團隊事奉、拓植家庭小組,來建立一個強而有力的見證群體。這種組織模式的大致結構如下圖:

 

最後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每種模式都有它的優點與缺點,好處與限制,必須在教會的發展過程中靈活運用。我們所服事的基層人士,既是靈活機動的一群,屬於他們的教會,也應有如此的特質。  

◎本文摘錄整理自《適合勞苦大眾的教會》;「適合基層人的教會組織與行政架構」,作者:劉世增;頁320-326;199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