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的「修行」

作者
夏忠堅牧師(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秘書長)

Bookmark and Share

「修行」這個字眼與基督教連在一起、與基督徒連在一起,實在是既唐突又不倫不類。不只是因為「修行」是佛道的術語,更因為修行與更正教的「因信稱義」基本信仰是衝突性的用語。

 

 

「因信稱義」當然是毫無折扣的基督教信仰根基。「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二:8、9)我們得救當然一點也不能靠著行為,只是單單憑著基督的救贖恩典,甚至我們心裡相信並接受救贖恩典,也是因為聖靈的工作。因此基督徒的得救與修行一絲一毫都沒有相關。

 

 

但是篤信並強調「因信稱義」的大多數教會和基督徒,卻忽略了保羅接續傳講的下一句話:「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上帝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二:10)於是教會和基督徒逐漸傾向於注重教會活動的參加和教會禮儀的遵守,而忽略生活中的行為、品格、修養。

 

 

有些人甚至以為雅各書所強調的「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只是新約中的提醒而不是主要信仰,並以為主要信仰是保羅神學中的「因信稱義」(因信稱義的真理毫無折扣,已如上述,無可爭議)。但是保羅的神學真的就不強調行為、品格、修養嗎?

 

 

保羅明明的說:「如果你們聽過祂的道,領了祂的教,學了祂的真理,就要脫去你們過去『行為』上的舊人….並且穿上新人…..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所以你們棄絕謊言….生氣卻不要犯罪….總要勞力,親手做正經事….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行事為人就當像光明的子女….。」(弗四:20-五:8)在接下來的經卷中保羅就教導如何作丈夫、如何做妻子、如何作兒女、如何作父母、如何作上司、如何作下屬、如何面對魔鬼的誘惑。非常顯然地,保羅在得救的事上強調堅持因信稱義,但對得救的人卻也堅持基督徒應有的行為、品格、修養。

 

 

然而今天的教會和基督徒卻只堅持「因信稱義」的救贖真理,而忽略行為、品格、修養、與人的關係、與事物的關係、與上帝的關係等「成聖」的功夫。以成聖的途徑來看,教會和基督徒當然必須強調基督徒的「修行」。縱使「修行」這個詞句使用在教會和基督徒中不倫不類,但也許用「修行」這樣的詞句,更加傳神、也更凸顯它的重要性。

 

 

在強調信仰經歷的靈恩浪潮中,在強調教會生活的教會小組化運動中,在強調人數成長的教會增長趨勢下,讓我們更強調一點基督徒的「修行」吧!這是異教徒認識基督最廣泛、最重要的管道,也是教會對社會產生影響力的最主要通路。